【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防葵的根。 【功 效】:降逆止咳、清热通淋、益气填精、除邪镇惊、行气散结。 【主 治】:治咳逆上气、膀胱热结、少尿、膀胱宿水、小腹支满胀痛、五脏气虚、癫痫惊狂、邪气惊狂、腹中气、血、痰、邪气结块。
中医书籍《本草纲目》“防葵”:「释名」房苑、梨盖、利茹。「气味」(根)辛、寒、无毒。「主治」1、肿病。用记葵研为末,每服少许,温酒送下。2、癫狂邪疾。治方同上。3、伤寒动气(伤寒汗下后,脐左有动气)。用防葵一两,木香、黄芩、柴胡各半两。
中医书籍《神农本草经》“防葵”:味辛寒。 主疝瘕,肠泄,膀胱热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走。 久服,坚骨髓,益气轻身。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防葵的根。 【功 效】:降逆 止咳 、 清热通淋 、 益气 填精、除邪镇惊、 行气散结 。 【主 治】:治咳逆上气、 膀胱 热结、 少尿 、膀胱宿水、小腹支满胀痛、 五脏 气虚 、 癫痫 惊狂 、 邪气 惊狂、腹中气、血、痰、邪气 ...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防葵的根。 【功 效】:降逆 止咳 、 清热通淋 、 益气 填精、除邪镇惊、 行气散结 。 【主 治】:治 咳逆上气 、 膀胱 热结、 少尿 、膀胱宿水、小腹支满胀痛、 五脏 气虚 、 癫痫
【释名】房苑(《吴普》)、梨盖(《本经》)、恭曰︰根叶似葵花子根,香味似防风,故名防葵。 【集解】《别录》曰︰防葵生临淄川谷,及嵩高、太山、少室。
1. 肿满洪大,防葵研末。温酒服一刀圭,至二三服。身瞄及小不仁为效。 2. 伤寒动气。伤寒汗下后,脐左有动气。防葵散:用防葵一两,木香,黄芩、柴胡各半两。每服半两,水一盏半,煎八分,温服。
〔谨案〕此药上品,无毒,久服主邪气惊狂之患。其根叶似葵花子根,香味似防风,故名防葵。采依时者,亦能沉水,今乃用枯朽野狼毒当之,极为谬矣。此物亦稀有,襄阳、望楚、山冻及兴州西方有之。其兴州采得,乃胜南者,为邻蜀土也。
防葵 《本草蒙筌》 防葵 《本草图经》 防葵 《本草图经》 防葵 《本经逢原》 防葵 《冯氏锦囊秘录》 防葵 《雷公炮炙论》 防葵 《雷公炮炙论》 防葵 《名医别录》 防葵 《千金翼方》 防葵 《神农本草经》 防葵 《新修本草》 防葵 《医学入门》 防葵 《增广和 ...
2022年12月19日 · 《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防葵(41)。药名。【别名】房苑(《吴普》)、犁盖(《本经》)、利茹(《别录》)。【性味】辛,寒,无毒。【功用主治】疝瘕肠泄,膀胱热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走。久服坚骨髓,益气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