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kFAqShRrnkQMbH6NYLBYoJ3lq9s.png)
鸡首壶 - 百度百科
是西晋至唐流行的一种瓷壶。西晋时器形较小,圆腹,肩部贴一鸡首,小而无颈。壶嘴有的可通,有的是实心,壶肩部有系,小平底。东晋时,其主体也是圆腹盘口壶,但鸡首下有短颈,喙由尖变圆,冠加高,鸡尾消失,柄的上端高于口沿,肩带桥形方系。
【青釉褐彩鸡首壶】 - 故宫博物院
青釉褐彩鸡首壶,东晋,口径5.5厘米,高15.4厘米。 壶盘口,鸡首状短流,鼓腹,平底,俗称“鸡首壶”。肩部两侧有桥形系,并有一弧形柄连接口沿。通体施青釉,壶口与鸡首处点缀褐彩,有画龙点睛之妙。 鸡首壶始见于西晋,与羊首壶同类。
青釉环形鸡首壶 - 河南博物院
青釉双系瓷鸡首壶(图11),高15厘米,口径7.4厘米,腹围46.3厘米,为西晋时期的越窑或瓯窑器物。这件鸡首壶的盘口同样相对较浅,短颈,扁圆鼓腹。肩部一侧贴鸡头,两侧有条形系,鸡头无颈圆硕,肩至颈部饰有压印的弦纹,其通体施半截青釉。
故宫博物院馆藏 鸡首壶的时代 特征 值得收藏 - 知乎
2021年2月22日 · 鸡首壶是指带有鸡首状流的盘口壶,又名 鸡头壶 、天鸡壶。它创烧于三国末年,经魏晋南北朝以至隋代的发展、演变,盛行一时,隋唐以后逐渐消失。 鸡首壶流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瓷器大发展的时期。
白瓷鸡首壶 - chnmuseum.cn
2021年11月16日 · 鸡首壶是指带有鸡首状流的盘口壶,始烧于三国末年,由两晋一直沿用到唐初,流传范围很广。 早期鸡首壶,以小件为主,肩部贴塑鸡首,鸡首无颈,与之相对的一面贴鸡尾,壶流有的可通,有的是实心。
东晋鸡首壶 - 百度百科
鸡首壶,又名鸡头壶、天鸡壶,晋代时称罂,是两晋时期青瓷的代表作之一。 最早的鸡首壶的鸡头和鸡尾纯为装饰之用,故多为闭口尖嘴和短尾,后来鸡首壶成了盛酒器,所以鸡头作流,嘴成圆筒状,同时整个器型也由写实演变为夸张的变形。
越窑青釉鸡首壶 - 百度百科
"鸡首壶"的名称得自于壶嘴流部的鸡首形装饰。鸡首壶最早出现于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由浙江地区的越窑首先创制。到东晋时,鸡首部分的作用逐渐由装饰性变为实用性,鸡首与壶腹相通,成为可以出水的流部。
文物故事丨南朝青釉龙柄鸡首壶
鸡首壶是六朝墓葬中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青瓷器之一。最早出现于东吴西晋时期,早期鸡首壶鸡尾皆短小,紧贴壶肩部,为纯粹装饰性部件。东晋时期出土数量更多,鸡首颈部加高,口部与器腹相通,尾部加长为曲柄把手连至口沿,更宜于实用。
中国传统鸡首壶,在古代有着怎样的发展史,它具有多大的历史价值
鸡首壶是中国传统的壶式之一,源于仰韶文化中的鸡冠壶,亦有文献记载称之为“鸡首壶”。从造型上看,鸡首壶是模仿鸡的头部造型而制作, 头部是鸡的头,脖子是鸡的颈,身体是鸡的胸,腹部是鸡的腹。
古代饮具:鸡首壶的历史渊源及应用 - 百家号
2024年2月6日 · 鸡首壶,又称鸡头壶或天鸡壶,晋时期亦称为“罂”。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晋墓出土文物中,一件青瓷鸡首壶底部刻有“罂主姓黄名齐之”七字,表明晋代此类器物被称作“罂”,其特征为小口大腹,主要用于盛酒。
- 某些结果已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