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的故事简单概括《程门立雪》的故事简介:北宋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字叫做杨时。 杨时是一个很有礼貌、很谦虚、很好学的人。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想办法把想要获得的知识弄懂。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 宋史·杨时传》:“至是, 游酢、 杨时见 程颐于 洛(今洛阳),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游酢与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 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1、求学一定要学会坚持,千万不可以半途而废
“程门立雪”源于闽学鼻祖杨时,记录着杨时曾经虚心求教的故事。那个时候的杨时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读书人,与众多的读书人一样,都会遇到不懂,也需要请教。因为这个故事,也反映了杨时尊重老师,成为了整个学界的传统佳话。
2022年5月11日 · 程门立雪的故事: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敬,一向虚心好学。“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
2024年10月27日 · 程门立雪的故事 故事概述 :程门立雪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讲述了一位名叫杨时的学者,在求知路上遇到难题,冒着大雪在程颐老师门前等待求教。 他虚心好学,对老师极为尊敬,展现了求学者的坚韧和真诚。
程门立雪的故事大概概括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 杨时便告知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2020年3月3日 · 程门立雪的故事和含义?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程门立雪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着书立说
“程门立雪”讲述的是一个尊师重道的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程门立雪》原文及翻译《程门立雪》原文: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
“程门立雪”故事到底发生在哪里? 教育意义缘何如此深远程门立雪的故事内容大致如下: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 有位进士叫杨时,他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放弃了高官厚禄,专程跑到河南拜程颢为师,虚心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