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蒋永清:《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记述了40多年前总书记在梁家河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反映了青年习近平重感情、讲情义,勤于思考、善于思辨,志存高远、知行合一的品格风范。
May 5, 2019 · 15岁的习近平,就在其中一列开往陕北的“知青专列”上。 坐了一天一夜火车,又冒着滚滚飞扬的黄土乘坐卡车,再步行10里山路……最后进入眼帘的,尽是“穷山僻壤”。
Jun 28, 2018 · 在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中,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记录梁家河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在这个叫做梁家河的小村庄里,习近平经历了他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
Jul 1, 2018 · 习近平,成为了这批知青中,第一个担任生产大队支书的人。 1974年,习近平在报纸上看到四川绵阳在办沼气,觉得可以解决农村烧柴老大难问题。
“知青经历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 在陕北农村,习近平与农民朝夕共处,建立起了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树立了为人民办实事的理想。 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立足点,为民、惠民、富民是治国理政思想的出发点。
两年后,大多数北京知青返城了,近平却几乎和我们成了一家人。无论是老汉、后生、娃娃、婆姨,他都能跟大家聊到一块儿去。 近平不但见多识广、知识丰富,而且性格很随和,说话既不偏激,也不保守,非常实在,所以我们特别喜欢跟他拉话。
Jun 19, 2017 ·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组采访实录,让读者深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源头,从一个侧面更加深入了解我们的领导人,从重温总书记当年那段艰苦岁月中吸收精神营养,为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内容。
近平没有这么做,知青也好,社员也好,一视同仁,他绝对不会用公家的资源额外照顾朋友,绝不会做不公正的事。所以,近平批评一些社员,他们都能接受。社员们都信服他,认为他公正、没有私心。 ——梁玉明《“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
Sep 22, 2017 · 现在,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下简称《岁月》),了解了总书记青年时期的点点滴滴,我们再来回味和咀嚼这段话,更有一种跨越历史、直击人心的触动与震撼,更能体会到总书记在讲这一番话时的语重心长、殷殷嘱托。
习近平总书记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 他有过曲折的少年时代,有过奋斗的青年时代。 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军委主席,党和国家各个领导层级他都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