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kFAqShRrnkQMbH6NYLBYoJ3lq9s.png)
度牒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度牒,佛教和道教術語,指古代中國為了管理僧道,允許他們出家所頒發的證明文書。 最早始於 南北朝 [ 1 ] [ 2 ] ,到了 唐朝 ,度牒因由 尚書省 祠部司 所發放,所以又稱作祠部牒 [ 3 ] 。
度牒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zh.wikipedia.org
度牒,佛教和道教术语,指古代中国为了管理僧道,允许他们出家所颁发的证明文书。 最早始于 南北朝 [ 1 ] [ 2 ] ,到了 唐朝 ,度牒因由 尚书省 祠部司 所发放,所以又称作祠部牒 [ 3 ] 。
度牒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代纸道教度牒,1962年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吴会明墓出土,上海博物馆藏。 度牒,佛教和道教術語,指古代中國為了管理僧道,允許他們出家所頒發的證明文書。
度牒_百度百科
度牒在唐代也称为祠部牒,为绫素锦素钿轴(北宋用纸,南宋改用绢,见《宋会要辑稿》第六十七册《职官十三》),就是品官所用的纶诰(其实物在日本还保存有最澄入唐所得的一轴,那上面详载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师名以及官署关系者的连署)。
你听说过出家人的“身份证”吗——僧籍 度牒与戒牒 - 知乎
2020年9月9日 · 答案是肯定的,汉传佛教的出家人不仅有僧籍(类似一般公民的户口),也有度牒与戒牒(类似一般公民的身份证),这就要从中国古代僧籍管理制度的建立说起。 近代律学巨擘弘一大师. 1918年于灵隐寺受戒时所获戒牒. 一. 僧籍管理制度的雏形
兴福寺官网 — 宋代的度牒制度 - csxingfutemple.org
2013年12月8日 · 宋代通过试经而发放度牒的制度相当详密,度牒的制造、颁发、拘收等,都有具体规定。 按宋初有关规定,凡考试不及格而滥予剃度的,有关人等须接受处罚。僧尼去世或还俗,应将度牒交还祠部。私度及买伪滥文书为僧者,也要受到重罚。
度牒 【中國佛教】—— 佛教詞典
度牒的發給與登記僧尼名籍有關,南北朝既已有僧籍,度牒也可能開始於唐代以前。 不過它的發給究始於何年,現在還沒有定論。 自從北魏北周兩次摧毀佛教之後,直至唐初,全國僧尼還只有十萬左右(《廣弘明集》卷十二)顯慶六年(661)高宗於天官寺度僧二十人 ...
度牒 - Wikipedia
度牒(どちょう)は、国家公認の得度に際して、国家機関によって新たに得度した僧尼に交付される身分証のことである。 出家得度の証明書。公験(くげん)、告牒(こくちょう)、度縁(どえん)ともいう。
度牒的意思_度牒的解释-汉语国学 - 汉语国学·汉语词典
度牒,拼音是:dù dié。意思是: 旧时官府发给合法出家人的证明文件。源于唐代,沿用到清代。上载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师名以及官署关系者的连署,僧尼以此牒为身分凭证,可免徭役。
出家人的“身份证”——僧籍 度牒与戒牒 - 中华网
2021年9月22日 · 元明沿袭未改。民国之后,已无度牒的颁予,仅存戒牒之制。 戒牒并不象度牒那样具有官方色彩,由佛教界内部发给,一般要写明受戒人,戒名、日期、传戒和尚,证戒师、教授师、同学伴侣、同受戒人及受戒发愿文等。
- 某些结果已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