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纪念馆主体建筑以“继承与发展”为设计理念,采用仿古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风格,以鲁班发明的卯榫结构为主,混凝土框架为辅,建设面积达8600平方米,设有祭拜大厅、航天厅、木器厅、石器馆、鲁班庙会、今日班门等展区。
鲁班以他的创造发明,聪明才智,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中,树起了一座丰碑。 鲁班精神为各个时代不断地补充、丰富、弘扬和传承,成为 中国文化的一面旗帜。
鲁班胡同:北京市 崇文区 龙须沟附近。胡同内有座鲁班庙,鲁班胡同原来叫鲁班馆胡同,文革后才改叫鲁班胡同的。这胡同南北向,全长一里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胡同内的居民多数是各种工匠和做小买卖者。
2020年5月9日 · 鲁班,姓公输名般,鲁国人,出生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工匠世家.他一生中发明了曲尺、凿子、锯子、墨斗等各种工具,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被多个行业都尊奉为祖师.关于鲁班文化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先秦的古籍中,如《墨子•公 ...
本书是教师团队深入研究鲁班工匠文化的通识课程教材。 本书梳理了历代典籍文献中关于鲁班及 工匠文化的记载,将鲁班文化的产生和传承进行归纳整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的形成及
鲁班,名君,字公明,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工匠和发明家,被尊称为“工匠始祖”。 他的事迹如同璀璨星河,照亮了历史的长河,对后世的建筑、木工和机械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9年9月10日 · 鲁班文化是以鲁班为核心的文化模式,为能够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需深入了解鲁班这一人物[1]。 鲁班,姓公输名般,为鲁国人(现为山东曲阜),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工匠,发明了曲尺、凿子、锯子、墨斗等工具,以及在机械、手工研究方面有极深的造诣。
鲁班,这位古代工匠的传奇人物,以其卓越的技艺和工匠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的工艺文化。 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传奇,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通过对鲁班的了解,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创造力,更能从中汲取到无尽的启示与力量。
2023年4月1日 · 鲁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也是不断传奇化、符号化的中华文化标志。近年,以鲁班的“大国工匠”形象为依托而在多个国家设立的“鲁班工坊”,搭建起中国制作文化和工匠精神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本书梳理了历代典籍文献中关于鲁班及工匠文化的记载,将鲁班文化的产生和传承进行归纳整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的形成及发展进行了溯源与分析,甄选了十位当代典型的大国工匠和六个大国重器科研攻关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