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在 羌语 中称为“ 其篥 ”、“士布里”或是“帮”,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竖吹乐器。它由两根长约15—20厘米,直径1厘米左右,筒孔大小一致的竹管并在一起,用丝线缠绕,管头插着竹簧。管身竹制或骨制,由发音簧哨和方筒形管体组成。
羌笛( 「羌」,拼音: qīang ,注音: ㄑㄧㄤ ,音同「槍」 )是一種羌族 氣鳴樂器,以箭竹制成,双簧双管,用絲線纏繞。 [1] [2] 現在主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 四川省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茂縣流行。 [3]
羌笛竖着吹奏,两管发出同样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并带有悲凉之感,它最常见为独奏的形式,也可为歌舞伴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表达的内容广泛,主要传递着人们的思念、向往之情。
羌笛也被称为羌管,是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羌笛两管数孔(以前五孔,现在多为六孔,)用当地高山上生长的油竹制成,竹节长、管身较细,生长在海拔3500-4000米的地方。
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簧管乐器,古老的六声阶双管竖笛。 据传为秦汉古羌人发明,音色清脆高亢,流传于四川羌族地区。 今用当地油竹制成,由两根长约15-20厘米
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簧管乐器,古老的六声阶双管竖笛。 据传为秦汉古羌人发明,音色清脆高亢,流传于四川羌族地区。 © 汉典
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簧管乐器,古老的六声阶双管竖笛。 据传为秦汉古羌人发明,音色清脆高亢,流传于四川羌族地区。 “羌管”的单字解释
2022年4月28日 · 〔关键词〕羌管;羌族;民族音乐. 在川西高原岷江上游的崇山峻岭中,有一个人数不多的民族在那里顽强地生存,世代繁衍生息,这个民族就是被称为中国各民族演化史上的“活化石”的少数民族——羌族。
2019年10月1日 · 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簧管乐器,古老的六声阶双管竖笛。 据传为秦汉古羌人发明,音色清脆高亢,流传于四川羌族地区。 已赞过 已踩过
2016年6月4日 · 羌管是边塞少有的乐器之一 ,而羌管声响起的时候入目却是“霜满地”的时节,两个意象都表现了边关将士生活的艰苦,通常用来描写边塞之声,是边塞诗作中惯用的经典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