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伞盖(梵Sita^tapatra ),音译悉怛多钵怛罗。 为佛顶尊之名,故此咒称白伞盖神咒。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谓其所说有四百二十七句。
佛母手持的白伞盖是八宝之一,据说能护国安民、镇妖伏魔。 修习大白伞盖法,能驱遣一切邪魔,拥护行者。 遮止战争,免除诸难、诸病,并保护行旅。
又称白伞佛顶(或作白伞佛顶)、白伞盖佛顶轮王、伞盖佛顶、白伞盖顶轮王菩萨。 为五佛顶之一,亦为八佛顶之一。 位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之右方下列第一位。
大白伞盖佛母(梵語: सितातपत्रा ,羅馬化: Sitātapatrā ,直译:白色伞盖 [1] ,音译悉怛多钵怛啰)又称白伞盖佛顶,是佛教中抵御超自然危险的保护者,在大乘佛教和金刚乘传统中都受到尊崇,相传为释迦牟尼佛的顶髻中化现。
右脚下压天龙八部等五百恶心灾害者,左脚下压五百种类妖魔、各种人物、动物,是受其白伞盖庇护的众生。 头戴五佛宝冠,以十三件服装扮,最外缘是一圈火焰。
一种是一面二臂,左手持白伞盖,右手为施无畏印。 另一种是千手千眼,身色如白 海螺 堆聚之山,前、右、后、左、上方各有二百白、黄、红、绿、蓝色之首,顶际七面善逝,千手持转轮、金刚杵、利剑、莲花、 羯磨杵 各二百,右足脚踏五百怖畏,左足脚踏 ...
祂有一千个头、一千手、一千脚、一百万只眼睛,其中一只手持一白伞,其他有许多手持各种法器。 在祂的足下,踩着许多人、非人、邪魔等,以表降服诸种障碍之意。
白伞盖佛顶是一个佛教用语,拼音为bái sǎn gài fó dǐng,释义是五佛顶尊之第一。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以明清两代皇宫和宫廷旧藏文物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古代艺术博物馆,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全一卷。元代沙啰巴译。乃属密教白伞盖佛顶法之经典。又称白伞盖陀罗尼经、白伞盖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叙说白伞盖佛顶之陀罗尼及其功德。又本经之类本有真智等译之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