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协约国和同盟国也不是一夜之间就把队站好了,自普法战争普鲁士打破平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四十三年间,欧洲几个大国之间可以说是经历了多重角力与斗争才找到最匹配的盟友,形成一战前夜的态势。而这43年间的故事,精彩程度堪比一战本身 ...
1917年3月,二月革命后的俄国,宣告沙皇时代从形式上来说,彻底终结了。取而代之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那时候俄国处于风雨飘摇的阶段,为了避免被协约国打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得不选择继续参与一战。可俄国内部早已千疮百孔,送到前线的士兵,甚至只能拿着烧 ...
可能大家有点不敢相信,赫赫有名的八旗军中还有不少外国人,例如俄罗斯八旗。这群现在已经成为满族同胞的俄罗斯人,也见证了十七世纪的清朝为抗击外来侵略,与沙俄在黑龙江流域持续近40年的军事冲突。
特别是建国初期,苏联不遗余力的对中国进行资金,技术等大力的支持,我国迅速的战后重建经济稳定,并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将国家带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可以说苏联老大哥对于中国的战后重建和工业科技上有着功勋卓著的贡献,当然我们也没有忘记自力更生在中苏关系恶化 ...
1867年,美国与沙俄达成了一项历史性的交易,以720万美元(包括700万美元的购地费用及20万美元的手续费)从沙俄手中购得了近17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领土。这一交易的价格极为低廉,换算下来,平均每英亩土地仅售两美分。
《哈吉穆拉特》是托尔斯泰晚年投入心血最多的作品,讲述19世纪中期高加索山区一个部落领袖的真实故事。故事很简单,篇幅也不大,却被誉为托尔斯泰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我40年前读过,印象不深,如今重读,深感震撼。下面我试着从历史认识(而不是文学欣赏)的角度说说 ...
十六世纪末,俄国人翻过乌拉尔山,从此广袤的西伯利亚和辽阔的中亚就直面哥萨克的兵锋。在沙俄彼得大帝的遗嘱里,获得四个大洋的出海口是终极目标。进入十九世纪之后,俄国西部圣彼得堡经由波罗的海与大西洋连通,东部鄂霍次克海可以进入太平洋,北部边境几乎囊括北冰洋 ...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1814年4月,沙俄军队和反法联军攻占了巴黎,随后便被巴黎的魅力所吸引。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对巴黎人民十分宽容,他的目标已经实现,莫斯科沦陷的痛苦在占领巴黎时已经抚平。(《世界战史》 20250124 拿破仑战争的终结·滑铁卢之战(上) ...
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前,意气风发,大有欧洲霸主的味道。尤其是拿破仑战争结束后,俄军直接进入巴黎进行阅兵,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因此达到了他的人生巅峰。 这份荣耀,也不是亚历山大一世这一代人所能造就的。在此之前,没有彼得一世、伊丽莎白一世 ...
[世界战史]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来到沙俄军队驻地 拟定新的作战计划以彻底击败拿破仑 简介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25年01月16日 1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