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为何《史记》、《 汉书 》、《 后汉书 》和《三国志》这四本史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如此无可超越的地位? 这四本史书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被历代学者和史学家推崇为经典。 而它们为何能在众多正史中拔得头筹?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最早完成的史书,更有着几大特殊之处。 首先要提到 司马迁 ,《史记》的作者,他生活在 西汉 的黄金时代,并且能够接触到大量的 第一手资料 ...
今天是共和国70华诞,在阅兵式之前,电视台采访了一些出生于10月1日的人,他们都无一例外的取名为“国庆”和“建国”,都说姓名会对人的一生有强烈的精神暗示,这些充满了家国情怀的名字,让“建国”和“国庆”的主人们积极的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这不由得让笔者想起,2200年前,处于上升期的汉朝,男子取名的规律就预示着国家要复兴。
题主你未免太保守了,抛开事实不谈,刘协对曹操的感情明显比刘禅对诸葛亮要深多了吧。 毕竟诸葛亮在公元223年夺权后,很快就安排自己的亲戚诸葛均诸葛乔等人控制宿卫,严格限制刘禅和外界的沟通。议郎孟光曾上书与刘禅讨论时政,又立刻被诸葛亮杀害,可谓跋扈。
“汇集众说式”之“集解”实有赖于某书多家旧注产生之后始能为之,而“广集元典、传注式”则不受某书旧注数量的限制,甚至首次作注之人即可为之,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南朝梁刘昭注《后汉书》、刘肜注《晋纪》、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均属此类 ...
汉王七年(前200年)“二月,长乐宫成,丞相已下徙治长安(《史记·高祖本纪》),“长乐宫成,自栎阳徙长安”(《汉书·高帝纪》《史记·汉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