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科学家发现,过去二十年,全球水循环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是由农业等人类活动推动的。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某些地区常见的水资源管理假设可能不再适用,这可能会对干旱规划和洪水管理产生深远影响。 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国家公园谷底的干裂泥土和盐在雨后会变成一个反射池。图片来源:NPS/Kurt Moses NASA 科学家分析了近 20 ...
1月下旬以来,江西持续面临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和气象干旱。据监测,1月23日,江西全省森林火险高和极高等级超90%;截至1月25日,全省有66.7%的县(市、区)达到重旱,局部达到特旱。
处于冬末春初的2月,广西的冷空气活动较频繁,暖空气也开始活跃,冷暖空气常在华南交汇,易出现低温阴雨天气。1月31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从自治区气候中心了解到,2月广西的气象灾害主要有低温阴雨、寒潮、干旱、大雾等,还可能出现3次主要降温降水过程。
阿根廷大豆种植主要分布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31%)、科尔多瓦省(28%)、圣菲省(19%)、圣地亚哥-德尔埃斯特罗省(9%)。 截至1月29日,大豆作物状况评级良好占比20% ...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直立人通过掌握非洲东部极端环境中的生活,比其他类人猿更长寿,也更适应极端环境。他们长达一百万年的成功故事包括在沙漠中繁衍生息和利用稀缺资源,这挑战了以往关于早期人类复原力和适应力的观点。Nature Communications ...
随着气候变化的日益显著,干旱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和民生的重要因素。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江苏南京市气象局近日发布公告,计划在2025年1月25日至1月27日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使用WR-98型专用人工增雨火箭,旨在为旱区带来福音。本文将解析这一技术的工作原理、 ...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2024年12月中旬以来 (截至2025年1月23日),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八成以上,广东、广西、福建、湖北、湖南和江西6个省 (自治区)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少,江苏、安徽、浙江为第二少。“降水异常偏少导致江南、华南等地气象干旱发展。” ...
气候的进一步变暖将加剧中国区域性气候风险。未来中国平均气温将继续上升,总体看,增幅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大,北方增温幅度大于南方,青藏高原、新疆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增温较为明显。极端强降水和重大干旱事件仍呈增加态势。
1月来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减少!1月24日,中国气象局举行2025年2月新闻发布会。国家气象中心总工程师张小玲介绍了1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她指出,1月(截至1月23日),全国总体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经历了两次冷空气过程,北方地区出现明显降温,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气象干旱持续发展。 主要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明显偏少。全国平均气温为-3.2℃,较常年同期偏高1.8℃,成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 ...
新京报讯(记者王景曦)今冬以来,我国雨雪天气较少,北方多地至今没有出现明显降雪,具体情况如何?从目前来看,全国哪些地区出现了气象干旱?在今天(1月24日)举行的中国气象局月度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回答了新京报记者提问。
气象部门预计,近日,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和寒潮天气过程,可能给冬季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为此,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对各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做好当前农业抗干旱防寒潮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前期派出14个专家组指导抗旱的基础上,再派3 ...
入冬以来,全国大部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露头。气象部门预计,1月23-27日,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和寒潮天气过程,可能给冬季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在前期派出14个专家组指导抗旱的基础上,近日下发通知,对各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做好当前农业抗干旱防寒潮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同时再派3个工作组赴重点省份,实地踏查苗情、墒情、旱情,推动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农业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