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80年我国发行了第一张生肖猴邮票,以后每逢农历新年必定要发行生肖特种邮票以志纪念,这一传统延续至今。邮票作为书信的一种附属产物,曾风靡多年。如今,随着集邮的热潮褪去,邮票的现实功能逐渐消逝,它的美学特点反而更加凸显了。在许多人眼里,邮票已成了一种颇有些复古意味的美妙事物。而每套邮票的背后,从选题 ...
今年,来自北京恭王府博物馆的民俗艺术家们,给纽约新春活动增添更浓的年味。在他们的帮助下,当地民众在多个表演艺术中心和文化场所体验拓印“福”字、制作漆扇、结绳、剪纸等项目,并将亲手制作的小物件送给家人朋友作为纪念。
连日来,世界各地舞台上,春节演出异彩纷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1200架无人机点亮夜空,展现出“春”、蛇、大熊猫、马来亚虎等图案;在法国巴黎莫加多剧院,民乐演奏《金蛇狂舞》、中法青少年合唱《歌声与微笑》让全场沉浸在喜庆氛围中;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二胡与伊拉克传统乐器在底格里斯河畔共奏美妙乐章;在意大利海滨城市热那亚,当地音乐学院师生精彩演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中国歌曲…… ...
渐起的舞台灯光下,一抹抹青绿映入眼帘。琴韵悠悠,青绿簇簇,让当地观众仿佛穿越回北宋时代,与少年画家王希孟共同经历一场名为“千里江山图”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旅。
渐起的舞台灯光下,一抹抹青绿映入眼帘。琴韵悠悠,青绿簇簇,让当地观众仿佛穿越回北宋时代,与少年画家王希孟共同经历一场名为“千里江山图”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旅。
农历新年是亚洲多个国家的传统节日,而“Chinese New Year”和“Lunar New Year”这两个英文翻译的使用,近年来因政治因素频频成为争议话题。近期,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发行了一款以2025蛇年为主题的节日邮票,邮票上使用了“Chinese Lunar Calendar”这一英文名称, ...
(纽约2日综合电)联合国邮政管理局(UNPA)今年1月发行以2025蛇年生肖为主题的节日邮票,有韩国活动人士促请UNPA把邮票上的“中国农历新年”,删去“中国”二字,改为“农历新年”,遭到联合国邮政管理局拒绝。
文化大家看 on MSN13 小时
《邮票里的传统文化》
五十三周都有邮票和文学作品展示,既能满足欣赏和收藏邮票的乐趣,也是对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展示,并且搭配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古诗词、农谚和节气知识,看尽四季交替,将邮票、传统文化和日历历结合起来,于时光中领略邮票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纽约2日综合电)联合国邮政管理局(UNPA)今年1月发行以2025蛇年生肖为主题的节日邮票,有韩国活动人士促请UNPA把邮票上的“中国农历新年”,删去“中国”二字,改为“农历新年”,遭到联合国邮政管理局拒绝。《韩国时报》报道,邮票上“中国农历新年”的用词在韩国引起异议,韩国活动人士认为,农历新年是包括韩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共同庆祝的节日,改名可令其更具包容性。不过,UNPA官员本周对此回应称,经过讨 ...
随着新年临近,生肖邮票的发行话题再次引发热议。每位中国人都有自己的生肖,这是我们踏入这个世界的第一份礼物。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些象征吉祥的瑞兽始终受到人们的热爱。正如一位资深的邮迷所言:“排队并不是因为害怕买不到,而是喜欢这种热闹的气氛。”这种气氛,让我们回忆起儿时清晨,长辈们在邮局门前排队的情景,庆祝每年生肖邮票的发行,讨论那一年的设计美感与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