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山西大同,云冈研究院对外发布消息,因开展考古调查工作,云冈研究院将于2月11日起对第1窟、第2窟采取临时封闭,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 第1窟、第2窟是云冈石窟最东端的洞窟,是一组双窟,开凿于公元471年至494年。两窟外壁东西两侧各残存一座单层方形佛塔,洞窟上开明窗,下开窟门,四壁开龛造像,可供僧人绕塔参禅礼拜,为典型塔庙窟。(记者 胡健 张立程 视频来源 云冈研究院) 责任编辑:【罗 ...
近年来,四川安岳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短板弱项,实施 “3 +” 工作法,全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标识和文旅名片,推动安岳石窟绽放时代文明华光。 建立“3 +” ...
启动仪式现场,精彩的民俗表演轮番上演:舞龙舞狮、民俗舞蹈、扭秧歌……这些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新春文化大餐,全方位展现了武山摩崖石窟文化旅游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蓬勃发展活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央视开年文化力作《成语探华夏》节目走进响堂山石窟故宫“网红院长”单霁翔发出殷切邀请“希望今年大家一定抽时间来一次响堂山!”单院长为何对响堂山石窟情有独钟?《成语探华夏》又在这片神山福地挖掘出哪些不为人知的文化宝藏?别急,答案马上揭 ...
第1窟和第2窟是云冈石窟最东端的洞窟,为一组双窟,开凿于公元471年至494年。两窟外壁东西两侧各残存一座单层方形佛塔。洞窟上开明窗,下开窟门,平面为方形,平顶,中心塔柱直达窟顶,四壁开龛造像,可供僧人绕塔参禅礼拜,为典型的塔庙窟。据考证,第1窟、第 ...
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年),来自北凉的高僧昙曜主持开凿云冈石窟。439年,北魏太武帝发兵凉州,结束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再次统一中国的北方地区。《魏书·释老志》记载:“太延中,凉州平,徙其国人于京邑,沙门佛事皆俱东,像教弥增矣。”昙曜也随着这次迁徙来到平城。北凉政权崇佛,为了达到“顾眄山宇可以终天”的效果,曾经于州南百里连崖绵亘,开凿凉州瑞像。昙曜为北魏五帝开凿的五座大像窟,延续的是凉州石窟 ...
2月10日,据云冈石窟官微,云冈研究院发布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
在中国山西大同市,有一处被誉为“东方的波士顿”的文化瑰宝——云冈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以其历经千年的佛教艺术而闻名,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然而,近期的公告显示,第1、2窟将于2月11日起暂停开放,以进行考古调查。这一决定无疑让许多计划游览的游客感到遗憾,但与此同时,这也是了解云冈石窟的良机,让我们一起深入这项伟大的文化遗产的魅力。这座历史遗址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一 春节的脚步渐近,天水市秦州区的大街小巷已悄然换上新装,灯笼高悬,彩灯闪烁,传统民俗与时尚元素交织,为这座千年古城注入勃勃生机。 伏羲庙地处秦州区的繁华路段,这里不仅是中华文明始祖伏羲的祭祀圣地,更化身为一座承载传统年俗与文旅热度的文化地标。虽然天气严寒,但寻根祭祖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为腊月的伏羲庙增添了浓厚的春节气氛。
2月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区文物局长会议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文物局长会议精神,总结了2024年新疆文物工作成绩,并对2025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区文物局长会议现场。马思源摄 ...
在经历过“太武灭佛”的浩劫之后,公元460年,在今天的大同市武州山南麓,由僧人昙曜带领一众工匠开凿佛像洞窟的钎斧之声,很快便响彻整个中原北方大地,伴随佛陀神秘的笑容和一个王朝的锐意改革之气,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永恒智慧之音,震烁古今。
1500年来,云冈石窟有许多未解之谜。北魏时,错综复杂的宫廷政治斗争下,云冈石窟历经多次荒废与重建,后来甚至一度经受着严峻的盗凿考验,直到近代被考古学家再次关注,才遏止了更多的国宝流浪海外。云冈的前世今生,与中国历史、历代考古学人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