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行业间的协同创新将越来越频繁。张林峰指出,通过AI平台,各类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校能够实现知识、技术和资源的高效共享,从而形成强大的创新网络。这种大规模的协作不仅可以加速创新进程,还能激发出更多的跨学科灵感,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近期的“2024科技风云榜”年度盛典上,创新工场执行董事任博冰发布了对未来科技领域的重要展望,尤其是关于人工智能(AI)在科学发展中的应用前景。他强调,AI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特别是在2026至2027年间,AI与科学的结合将会产生显著的投资机会。
作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引擎之一,「AI for Science」已然成为创新的核心领域,并在生物医药、材料化学、医疗健康、气象研究、能源环境、自然 ...
但在当下中国,另一个更值得关注的隐秘趋势是——2024年的AI,其实已经走出认知中的C端“对话框”,“润物无声”般地加速渗透至千行百业。有行业人士表示:接下来的中国AI产业,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大模型从神坛拉下,转化为实用的工具,让其能够在特定领域发挥作 ...
未来,AI for Science将进一步迈向多模态智能和大规模协同创新的阶段,推动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的全面变革;基础模型能力的提升将带来更广泛的 ...
AI for Science是指人工智能(AI)赋能科学研究,目的是依托AI技术的进步提升科研能力、促进科学发展。AI对人类认知行为的技术性替代不断加强,从肢体感官上升到大脑,进而渗透到人类认知行为的不同环节。换言之,在认知和决策方面,人类把一部分功能或“权力”让给了AI系统。
展望未来,张林峰表示“AI for Science”的发展将向多模态智能以及大规模协同创新迈进。这一趋势将引发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的全面变革,基础 ...
大家的愿景虽不完全相同,但有点殊途同归的意味。大致来看,大佬们目前都是在AI和science的最前沿,试图整合各种资源。 这种整合,一旦真的实现 ...
在海南举行的2024年创原会年度技术峰会上,以“智能•进化”为主题,华为云再次展现其在AI for Science领域的持续深耕与创新。数百位行业领军者 ...
“诺贝尔化学奖颁给AI for Science,让我省去了很多时间跟别人解释我们是做什么的。” 深度原理创始人兼CEO贾皓钧告诉36氪。 这两天他接到了100多个 ...
科学公益机构北京市海淀区智识前沿科技促进中心举行了主题为“AI for Science,AI for Good”的年度科学盛事。 ⾹港⼤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忆 ...
从AI for Industry到AI for Science,华为云率先布局下一个前沿阵地 随着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物理学奖被授予人工智能领域学者,AI for Science一时风头无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