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20世纪初,中国开始出现许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组织,这些组织的思想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宣言》的深刻影响。中国共产党最初的成员也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而加入的。
在20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英国《泰晤上报》举行了一个测验,目的是看看到底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总,哪些人影响了世界历历的的发展,测验的结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马克思以绝对多数排在首位。
光明日报北京1月8日电 记者赵凡从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了解到,该院编译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51卷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卷收入了1860年1月至1864年9月间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通信,以及他们给其他人的书信,共计355封;附录部分收入 ...
1920年11月,周恩来作为华法教育会组织的第15批赴法勤工俭学生之一前往欧洲。到达欧洲后,周恩来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积极联络勤工俭学生和进步华工,举行报告会,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推动旅欧共产主义组织的筹备工作。周恩来还曾致信国内觉悟社同人,叙述了自己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 ...
走进马克思的思想世界,不仅仅是要“回到马克思”,原原本本地读原著、悟原理,还要“重解马克思”,根据已经变化的时代背景,思考和回应这个时代的问题。因此,我会与生活紧密结合、与时代紧密结合,以解决问题为推手,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社会实践、走访调研的方式推动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是同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深入进行科学研究分不开的,是同他们不断破除旧思想的束缚,不断追求理论创新分不开的。 马克思恩格斯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既是 ...
摘要: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学习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与建设实践逻辑相结合的产物,其形成与发展 ...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作为国家与民族灵魂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精神文化。马克思恩格斯开辟了理解精神文化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不仅揭示出文化的实质,而且阐明了文化与物质生产生活的辩证关系,深化了对文化发展特殊性 ...
本报北京1月8日电 记者赵凡从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了解到,该院编译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51卷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卷收入了1860年1月至1864年9月间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通信,以及他们给其他人的书信,共计355封;附录部分收入 ...
“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这句话出自恩格斯的经典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它既深刻阐释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由此奠定了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石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