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與口腔癌的危害密不可分,但一名從事餐飲業的 72 歲蔡大哥年輕時不了解檳榔所帶來的傷害,並未對此有所戒心。直到吃了幾年後,嘴巴逐漸打不開,已經開始出現癌前病變,卻因為沒有明顯疼痛,加上工作忙碌,未曾正視問題。
AI朗讀功能 輕鬆掌握新聞不用再低頭! NOWnews今日新聞 《NOWnews APP》「聽新聞」功能,每日為您朗讀超過600則新聞。不需坐在電腦前或盯著手機瞧,可一邊做家事、開車、運動,讓AI語音主播用聲音陪伴您生活的每一刻。
80歲張先生一向身體健康,沒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的習慣,日前發現左側鑲的假牙旁邊舌頭有個潰瘍,因為不痛,所以他沒有特別在意,但潰瘍幾個月沒有痊癒,已經達到2公分大,醫師切除化驗,確定是鱗狀上皮細胞癌的舌癌。然而他擔任講師工作經常需要講話,如果切除恐怕 ...
若提到口腔癌、舌癌許多人會聯想到抽菸、檳榔、飲酒等習慣,不過新北就有1名不菸不酒、無嚼食檳榔習慣的80歲張姓老翁,竟罹患舌癌,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蔡祐任就指出,除了常見的原因外,導致口腔黏膜病變也有可能是口腔假牙或異物長期摩擦所導致。
罹癌前從事餐飲業的蔡大哥48歲出現癌前病變,因為嚼檳榔導致嘴巴打不開(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直到56歲牙齦反覆潰瘍才就醫,確診為口腔癌第四期。總共歷經30個小時手術後撿回一命,但外觀和口腔功能嚴重受損,尤其味覺喪失終結了他的廚師職涯,術後需休養以致無法 ...
韓良俊指出,過去政府態度消極,認為現行法規足夠,「但我們發現規範零散、執行困難,各地衛生單位也缺乏法律依據,難以推動防治工作。因此,我們積極宣導口腔癌防治,也認為應該比照菸害防治法,立法後成效確實比以前好。」 ...
為鼓勵民眾參與癌症篩檢,彰化縣自2022年推出「癌篩送禮券」活動,檢查項目包含口腔癌、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肺癌及B、C型肝炎等六項,每完成一項篩檢,可領100元禮券,最多可領600元。彰化縣衛生局提醒,定期篩檢是預防癌症的關鍵,早發現、早治療,才 ...
「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預告期限臨近,民間團體對該法案提出多項修改建議,強調應全面保護兒童、少年及孕婦,並呼籲加入篩檢及預防機制,提升社會對檳榔危害的重視。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每年有超過8,000人罹患口腔癌,而檳榔已被確認為一級致癌物,與吸菸、 ...
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李明憲提及,目前國內對檳榔的教育、防治宣導相當缺乏,且無法杜絕未成年者、孕婦等接觸檳榔,應禁止業者提供檳榔給任何青少年、孕婦,且不能因族群差異而有例外。 現場也有口腔癌病友出席,共同呼籲衛福部要繼續推動《檳榔防制法》上路 ...
為響應世界癌症日,提升民眾對癌症的認知,以利更好的預防、篩檢和治療,花蓮縣醫療院所及各鄉鎮市衛生所推出癌症篩檢活動。今年起政府擴大癌症篩檢年齡補助及增加項目,包括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篩檢及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服務、口腔癌等,透過癌症篩檢 ...
台灣檳榔防治暨口腔癌防治聯盟指出,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平均每年超過3000人因口腔癌喪命,且每年有8000多名新的口腔癌患者,10年間全台就有3萬1730人死於口腔癌,其中2萬9197人為男性,且檳榔果實已被證實為一級致癌物,但政府部會間對檳榔定 ...